前言
属于亚洲的世纪已经到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亚洲的规模与影响力将继续增长。亚洲处于全球化格局转变的最前沿,变革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地区。这表明,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亚洲将当仁不让地引领全球化的新阶段。
在本报告中,我们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2019年1月发布的报告《变革中的全球化:贸易和价值链的未来图景》为基础,从八个维度研究了亚洲的崛起(包括16种类型的流动),并研究了亚洲各大经济体是如何加速一体化进程的。我们突出了亚洲三个强大的新网络:工业化、创新和文化与出行、以及组成这些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新兴城市。
本报告属于“亚洲未来系列报告”之一。所有英文报告均可在麦肯锡官方网站获取: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asia
摘要
亚洲的未来:亚洲的流动与网络
正在定义全球化的下一阶段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体。随着亚洲各大经济体在贸易、创新、文化与人员流动方面更加深入地融合,亚洲的力量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将迎来属于亚洲的世纪,亚洲将推动并塑造全球化的下一个阶段。
—— 亚洲正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心。2000-2017年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占全球实际GDP的比重从32%上升至42%,亚洲占全球消费的比重从23%上升至28%,亚洲占全球中产阶级人数的比重从23%上升至40%。到2040年,上述比重预计将分别增至52%、39%和54%。尽管亚洲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金融系统风险、不平等以及环境压力等挑战,但亚洲的中长期增长前景看起来仍然很强劲。
—— 在所有八种类型(贸易、资本、人员、知识、交通、文化、资源和环境)的全球跨境流动中,亚洲在七种流动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唯一例外的是废物流(环境)。2007-2017年间,亚洲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27%上升至33%,亚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比重从13%上升至23%,亚洲占全球专利总数的比重从52%上升至65%(亚洲占专利费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5%左右),亚洲占全球集装箱运输量的比重从59%上升至62%。
—— 随着区域内流动的不断增加,亚洲正变得越来越“亚洲化”。亚洲各国货物贸易总额的60%是在亚洲经济体之间完成的。亚洲各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9%来自其他亚洲经济体,亚洲航空旅客中74%是飞往亚洲经济体的。在亚洲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中,有71%的资金来自亚洲投资者。
—— 亚洲是多样的,但也是互补的。根据规模、经济发展、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互动以及与世界的联系,我们定义了四个不同的“亚洲”:(1)“发达亚洲”为邻国提供大量的资本和技术;(2)中国的规模与独特性足以使其单独成为一个地区,中国是亚洲的区域性支柱,也是连接和创新平台;(3)“新兴亚洲”提供了劳动力与长期市场增长的潜力,并且拥有多元的文化;(4)“边疆亚洲”与印度地区拥有广泛的贸易伙伴与投资者基础,具备增长机遇。这四个“亚洲”形成互补,将使得亚洲更加繁荣,更具韧性。
—— 这四个“亚洲”之间的融合以及区域内流动正在创造强大的网络,同时新的城市中心及辐射网络得以快速发展。首先,随着消费的增长、国内价值链的成熟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亚洲内部供应链发展,“工业化”网络正逐步发展。其次,亚洲的资本、思想与技术网络正在形成强大的“创新”枢纽,通过多地域创新网络,实现亚洲经济体的跨越式发展。第三,亚洲的“文化与出行”网络不断扩大,基于亚洲规模的增长与人员的流动,这将可以创造出下一个全球娱乐重磅产业,并给相关领域(如旅游业)带来大量的价值创造机会。这些亚洲网络有望将“不知名”的城市转变成新的中心,成为企业未来的投资目的地。
—— 尽管亚洲仍然面临风险与挑战,但决策者必须为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亚洲世纪赢得胜利。首先,他们必须与亚洲保持紧密关联,融入亚洲的各项流动和网络,满足亚洲的需求。其次,他们必须努力应对环境挑战,填补技能差距,增强机构能力,从而做好风险防范。第三,他们必须重新考虑自身在亚洲的运营模式,利用各个“亚洲”的互补特征,挖掘更多的机遇。第四,他们需要强化区域内部合作的框架,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促进贸易以外的各项流动。
点击此处获取报告中文PDF全文。
作者:
Oliver Tonby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新加坡分公司;
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Wonsik Choi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首尔分公司;
Karel Eloot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深圳分公司;
Rajat Dhawan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古尔冈分公司;
成政珉( Jeongmin Seong)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院长,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王平为麦肯锡项目经理,常驻卡尔加里公司。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19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