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波、保悦、王倩怡、陈曦、康健
十年医改,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站在新的起点,前路依旧任重道远。基于麦肯锡多年对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精耕细作,我们对行业现状及未来图景展开了深入思考,现集结为《把“麦”医疗》系列,包括医生、医院、投资、产业等多个主题的文章,希望引发各方的有益探讨和实践探索。
导读
人才是健康医疗产业的核心。今天,中国的医生群体处于行业变革的中心:宏观政策的趋势、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冲击、支付和薪酬机制的改革,都将对医生执业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医疗质量的提升、医疗创新的推动、社会办医的发展,离不开医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突破医生执业发展的瓶颈,是当前推动我国医疗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那么,中国医生群体的执业现状究竟如何?他们的群体画像长什么样?
自2012年起,麦肯锡携手丁香园推出“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评选”,每年有数万名医师参与,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公信力。此项评选的亮点在于,它基于业界唯一由一线执业医生直接参评的调研,从医师实际工作体验和视角出发,除聚焦医疗技术维度外,更加突出对医院软性实力的评估,如医院文化情感、环境建设、发展路径等。这个评选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医生群体的窗口。对比过往7年的调研结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医生群体的痛点和演变。本次调研发现,医生的忙碌程度不减,薪酬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在医疗体系逐步开放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医生表达多点执业的愿望,也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但目前看来,医疗体系尚无法承接医生日益提升的需求。以下我们从医生的“压力、动力、活力、能力”四个维度出发,尝试用大数据为医生勾勒群体画像,与业界分享对医疗人才的洞见。
压力:医生依旧很忙,维持“单休”工作强度
医生平均每周仅休息一天,且此状况在过去两年间并未得到改善。休息不足并不因医生年资的增加而有所改善,很多资深医生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令人敬佩。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16年和2018年的调研结果,医生投入临床诊疗的时间有所增加,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则略有减少。由此可见临床工作依旧占用医生大量精力,影响了对教学及科研的投入潜力。虽然三级医院、高职称医生在教学科研上能够花较多时间,但平均每周仍不足一天。伴随中国医疗创新环境的改善,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的临床研究需求将出现井喷,但人均每周不足一天的科研投入让医院难以很好应对需求,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医疗创新的高速发展。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医生群体自身健康状况如何?能否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我们认为,给医生减负将是释放中国医生生产力的关键条件。
动力:薪酬稳步提升,但仍无法全面体现劳动价值
近年来,对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的关注越来越多。尽管相较2016年,2018年高薪资医生群体(年收入10万元及以上)占比有所增长,但医生们对薪酬的整体满意度不升反降,近九成受访者对当前待遇水平表达不满。根据人社部年鉴统计,卫生工作人员教育门槛高、劳动时间长,但2016年的平均工资比金融、IT从业人员低50%—70%。从医生的切身感受来看,工资待遇未能合理反映自身工作强度、职业风险和社会价值。医生工资待遇与劳动价值不匹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来,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医疗机构需要继续探索合理的薪酬和绩效机制,让高强度工作的医生们感受到“劳有所偿”。
活力:医生渴望多点执业,释放活力
随着国家卫健委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了解和尝试多点执业。调研发现,近2/3的医生有意愿开展多点执业,且多点执业目标多集中在大型医疗集团、中高端民营医院、专科连锁及小型私人诊所。然而“骨感”的现实是,仅有8%的医生真正实现了多点执业,其中近一半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完成。医生多点执业意愿与现实情况的差异,凸显了医生自由执业选择的艰难。在国内高水平医生人才相对匮乏且集中的环境下,鼓励医生执业的自由与流动,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同时,公立医院医生的多点执业,可以助力民营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学科建设及诊疗能力,带动整体医疗水平发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互联网能否真正成为盘活医生资源的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和传统医院如何互相协同、共同发展?民营医院能否从文化认同和机制匹配出发,营造自由执业氛围?支付机制能否独立评估医生医疗服务的价值?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盘活体系内医生资源的关键。
能力之一:医生职业诉求多样化
目前,国家正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初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网络,这需要培养大批全科医生,因此许多医院要扩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调研结果显示,一级医院中近半数医生有转岗需求,这一比例是三级医院的两倍。在三级医院,有转岗需求的医生多集中在工作压力较大(如急诊、重症医学),或技能可转移度较高(如中医科、内科、护理科)的科室。特别是三级医院急诊科近一半全科医生有转岗意愿,也从侧面反映出工作压力对医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影响。从全科建设的角度看,这些三级医院医生的转岗需求为全科人才提供新的来源;从人才储备的角度看,繁忙的急诊科须另辟蹊径,为医生创造更多元的价值,以保持并提升急诊医生的工作热情。
能力之二:青年医生认同研究型发展路径
针对青年医生的调研发现,90%的受访者认同研究型职业发展路径,其中过半明确表示研究型路径“非常有必要”。然而,目前医院的考核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涉及临床研究。大部分医院对于临床研究的引导和鼓励远远不足,绩效考评及职业发展规划通常“一刀切”,不具备针对临床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及综合型人才的定制化培养路径和考评方案。这势必无法满足青年医生未来职业发展诉求,不利于医疗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之三:医生对科技赋能的关注不同
智慧化升级是未来医院发展的方向,科技对于医院及医生的赋能将越来越普遍。调研结果显示,近半医生对于科技赋能的诉求是很基本的“补足缺失信息系统”和“整体升级”。与基层医院相比,三级医院的医生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应用有较多的投入诉求。这个差别可能源于不同级别医院观念的不同,也可能受信息化经费充裕程度的影响。有趣的是,人工智能的很多应用场景,恰恰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与此同时,不同科室的医生所关注的技术领域亦有所差别:影像科和肿瘤科医生较关注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以确保临床质量为主;检验科及病理科医生较关心医疗机器人发展,以提升工作效率为主。由此表明,科技与医疗的结合应进一步考虑医生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及工作痛点,更加定制化地寻找科技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场景,从而产生真正有效果的价值创造。
□ □ □
总体而言,中国医疗体系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医疗人才的发展方面,仍任重道远。基于大样本量调研,我们的分析结果用量化的方式,客观反映了医疗人才发展的很多问题和痛点。我们尝试以大数据为中国医生群体勾勒出这样一幅画像:他们兢兢业业忙碌一生,他们的劳动价值尚有待更充分的理解和认可,他们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释放活力,他们对创新和新兴技术充满期望。我们认为,在传统的评价维度之外,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痛点、需求、愿景”等角度,立体式、前瞻性地建立医疗人才观,从而提升医生执业满意度、释放生产力,为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医疗人才发展,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问题上,为行业带来更多深度研究及洞见。
附调研介绍
本年度的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评选问卷涉及6大模块、24项指标,以不记名的调查方式采集数据。评选问卷影响力与日俱增,参与医生数量从2012年的9500人增加至2018年的3.8万人。参与医生主要来自三级医院(86%),(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医生占比分别为13%、32%、42%;全国31个省市均有医生参与,收回问卷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13%)、山东(11%)、安徽(11%)、河南(10%)、浙江(9%);覆盖医疗机构近9000家,其中民营机构1600家,覆盖率达25%。根据参与者在问卷中给出的重要性排序,我们对各模块权重分别赋值1~6分。分析筛除了无效样本以确保评选结果公平,并通过对各模块得分的加权平均,得到每家医疗机构的各模块和综合得分。
陈波: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北京分公司;
王倩怡:麦肯锡资深项目经理,常驻北京分公司;
保悦:麦肯锡项目经理,常驻上海分公司;
陈曦:麦肯锡健康医疗研究专员,常驻上海分公司;
康健:麦肯锡健康医疗研究专员,常驻上海分公司。
五位作者在此感谢同事宋姝丽所做的数据整理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