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智慧城市2.0时代的想象空间

   沙    莎

6月14日,我有幸受邀出席2019(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并主持了下午的“引领之声”分论坛。来自政府和业界的12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各自对智慧城市的思考和践行。观点充分碰撞,思想深度交流,令我深受启发。总结嘉宾的精彩论见,结合麦肯锡协助全球诸多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体会和经验,我提出以下四点想法,在智慧城市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以人为本”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

智慧城市并非一个新生概念。2008~2012年美国、加拿大、欧盟、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就纷纷展开了探索和尝试,可视为智慧城市1.0时代。但一些做法屡遭诟病,引起了各方反思,主要集中在“为技术而技术”,这一阶段很多创新是碎片化的,市民的满意度和体验并没有得到真正提升。

2016年起智慧城市发展进入2.0时代。麦肯锡认为,智慧城市有着美好的想象空间,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理解和回应市民的迫切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城市拥堵、控制城市污染、扩大医疗保障、提升就业机会等等。总之,老百姓点赞才是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标尺。在这个课题上,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有非常详尽透彻的研究。

再来看中国。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试验场”,预计将于2021年成为智慧城市技术第二大消费国,仅次于美国。智慧城市战略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城市广泛参与,市场潜力可观,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往前走,我们认为,各方应怀揣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初心,着眼于端到端的服务运营旅程,利用数据和技术优化决策,大幅提升市民体验。

二、  智慧城市需要智慧的政府。

智慧城市建设能取得多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的治理水平和创新思路。中国政府应积聚方方面面的力量,确保各方通力合作,让下一代的智慧城市发展得更稳健。

一方面,政府是具有公信力的行业标准的主导者和制定者。它应秉持开放心态,支持创新和投资,牵头鼓励多方合作,致力于打造包容性生态圈。国外一些城市在公私合作模式上已有比较优秀的实践。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助力政府实现兴业、善政、惠民、优境四大目标。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技术日益渗入城市的肌理组织,决策者应处理好民众对隐私保护的关切。如今,物联网的千百万台传感器成为黑客攻击的入口,万物互联也使得风险迅速蔓延。应分考虑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风险,做足防范准备。

三,建立开源的行业生态联盟。

智慧城市建设应避免单兵作战,协同合作、多方共赢才是王道。各企业应充分发挥所长:平台型企业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大脑;应用服务商深耕交通、农业、医疗等垂直领域;硬件提供商以硬核技术入局。而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应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以便确保这些技术能够真正解决市民痛点,提升价值。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多家领军企业开始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建立开源的行业生态联盟。今年四月,华为联合多家单位发起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的提议。华为认为,智慧城市产业合作大于竞争,希望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公平的、包容的生态圈。今年五月平安科技宣布,为合作伙伴开放自身AI技术,搭建物联网开放平台,共建行业生态联盟。

四,垂直领域、设计用例和有效落地至关重要。

面对智慧城市的浩瀚工程,选择垂直领域、设计用例和有效落地就格外重要了,这三件事与技术能否为企业开拓更大商机,能否真正创造大量价值息息相关。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是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最广泛的两个垂直领域。以莫斯科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例,该市利用大数据技术指导顶层战略规划,打通了20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设计并落地了15个智慧交通用例。短短五年时间,莫斯科不仅摘掉了全球最拥堵城市的“帽子”,还跻身出行体验最佳的国际大城市行列。

◆ ◆  ◆  ◆

城镇化快速演进带来诸多问题,令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数字技术则赋予了城市解决公共问题的利器,但技术的终极目的是增进民众福祉。在此基础上,城市政府应明确顶层架构和智慧城市建设愿景,多方合作深耕垂直领域,从而打造生机勃勃的智慧城市。

沙莎是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领导着近千人的亚洲区麦肯锡数字化团队。她也是商业技术畅销书《从1N:企业数字化生存指南》合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