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邀请,麦肯锡为今年的CDF年会提交了《2060碳中和:中国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主题报告,探讨城市在中国脱碳化进程上的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肆虐,对人们的生命和生计造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威胁正悄然迫近:气候变化。
碳排放占全世界总量28%的中国,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 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达到这一目标殊为不易,但却势在必行。1909年以来,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了1.5摄氏度,这意味着国土更加温暖湿润。1980年至2012年间,华东海平面上升了93毫米,而上世纪70年代至今,冰川已经融化了10%。如果排放保持现在的水平,那么到了2030年,酷热和致命热浪将会波及中国1000~4500万人口。每年由于酷热和潮湿而损失的户外工作时间比例,到2030年将从4%上升到6.5%;到2050年则攀升至9%,相当于6~9万亿元人民币的GDP。
中国正在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和燃料投资占全球近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拥有全球95%以上的电动公交车队和近乎一半的电动乘用车(EV)。提升能源效率、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也减少了空气污染。国际能源署(IEA)的资料显示,到2024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将占全世界的40%。简而言之,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使用比重,中国正加快构建绿色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对煤炭的持续依赖,也意味着中国迈向碳中和之路任重道远。
城市在中国脱碳化进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15座城市贡献了本国三分之一的GDP,城市既是经济增长,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泉。城市也具备了行动的条件。这里有主要决策者、大规模的投资基金、一流的大学和智库,以及不断壮大的高收入人群,人们很关心可持续性发展议题。通过不断开发和普及气候解决方案、调动投资、支持国际合作,中国的城市能够有力地推动区域甚至全球的脱碳化进程。
在区域层面,城市可以鼓励和支持所在地区的脱碳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区域内大力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城市可以借助其购买力,从周边地区购买更清洁的能源。比如与周边各级政府和能源供应企业合作,签署长期的电力购买协议(PPA),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二、采用区域排放核算。采用以消费为基础的排放核算,这样城市就会对排放源有更好的了解,进而决定是通过消费者教育、公共采购,还是采取其他策略来相应降低排放。
三、地区产业升级。城市可以帮助自己的周边地区,尤其是那些高排放的省,实现产业升级,让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再依赖于高能耗产业。
四、分享最佳做法和政策。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在设立(并达到)脱碳化目标和建立碳管理法律框架方面,走在了中国其他城市之前。领先城市应该在其所在区域分享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共同设立标准。城市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对工人进行培训,好让他们胜任新的工作。
在国际层面,城市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金融专长,可以在推进脱碳化和制定气候政策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三个可行思路。
一、调动资本投入绿色项目。城市可以与监管方、私有投资,以及研究机构一起为“绿色”金融产品出台一整套规范并加以实施。城市还可以通过与有意向的金融机构——公有、民间,或者多边机构——就绿色债券和其他类型的投资展开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二、与合作伙伴联手打造创新示范项目。在这方面,新加坡绿色智慧开发项目登加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登加经验为中国的城市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支持高级别协商与合作。没有坚实、一以贯之的国际协作,就无法打造一个低碳、具备环境韧性的未来。城市可牵头主办未来的高级别气候大会,如下一届联合国缔约方大会(COP)。
城市是脱碳化的重要力量,中央政府和私营部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共部门: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韧性城市
一,成立公私合作机制。政府牵头与私营部门和其他伙伴合作,将环境标准纳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集中力量推进如可再生能源、自动驾驶等绿色创新项目,或是成立孵化器。
二,发展绿色金融。中央政府设立市场标准,包括界定什么是绿色金融产品,并制定监管报告要求。促进绿色投资多元化和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政府对绿色金融和绿色债券的支持,有助于绿债发行人降低发行成本或获得财政补贴。
三,启动绿色复苏。政府可以出台激励措施吸引私营部门和那些优先发展绿色项目的机构。以基础设施刺激方案为例,深化资本市场,制定激励措施,让私有部门能够在基础设施融资中起到更大作用,在诸如电动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等脱碳化领域,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政府的刺激方案还可以优先考虑山西和东北这些碳密度高的地区,设置开发基金,全面加快这些地方的碳减排。
私营部门: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和工作
一,制定零碳战略。零碳战略必须具体和透明,既传递出企业的决心,又向资本市场表明其意愿。企业在制定零碳战略后,可以考虑应如何脱碳化运营,如参加自愿碳交易市场,寻找节省成本的减排办法。
二,反思传统工作方式。疫情催生了新的工作方式,因而影响出行相关的排放。同时,新的工作方式能提升人们对“15分钟城市”概念的兴趣。此外,新冠疫情加速了劳动者需求的转变。商业领袖和政府应在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中,融入气候变化风险意识和脱碳化理念。
三,应用高科技能力。数据的质量和透明度对企业计量、检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AI)、自动化等快速提升能力的技术。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自动化能让运营更高效(因此也能降低排放密度);人工智能可以针对项目做预测、模拟,指导员工采取绿色行为。
展望未来,将会出现三大趋势。一是人口将持续涌入城市。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50年,超过三分之二(68%)的全球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区域。仅仅中国就会贡献2.25亿的新增城市居民。二是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在造福民众的同时也会给自然资源带来压力。三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增强。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城市领导人、企业和居民需要勠力同心,合力应对这些趋势带来的挑战。
关于作者:
作者施南德先生是麦肯锡全球总裁。
支持课题研究的主要团队包括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许浩,麦肯锡芝加哥分公司咨询顾问王楠。
我们谨向以下同事表示感谢,他们是:Kimberly Henderson、Andreas Venus、Stefan Knupfer、Focko Imhorst、廖绪昌、林天惠、于冰清、郑心瑜、Michelle Forrest以及叶梅。
本文选自麦肯锡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提交的报告《2060碳中和:中国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点击此处获取报告中文PDF。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21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