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转型正当时,助力猪企突破周期

作者:洪晟、杨柳、周嘉、李韵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生产国,生猪市场规模超万亿元。2021年,中国猪肉消费量达到580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近50%,其中约92%由本土猪场供应。2019年非洲猪瘟暴发后,生猪行业经历巨变,产能骤减推动肉价攀升,迎来史无前例的超强猪周期,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2021年以来,大批新建猪场逐步实现满产,产能持续释放,存栏已恢复甚至超过非瘟前水平。然而在消费端,受其他肉类产品替代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猪肉消费需求依旧疲软。供大于求刺激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5个月内价格暴跌60%以上。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亏损加剧。目前,新一轮猪周期的拐点尚未明确,能繁母猪存栏规模仍居高位,猪价持续在较低价位运行;另一方面,全球商品通胀导致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对生猪养殖企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结合麦肯锡在生猪行业的长期服务经验和持续研究,我们就国内生猪行业格局提炼出如下洞察:

  • 猪周期将长期存在。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随市场价格灵活进出,加上疫病、环保政策等外部因素的推波助澜,猪周期将长期存在。在刚过去的超强猪周期中,生猪价格经历了每公斤30元的震荡,猪价下跌导致养殖企业纷纷陷入深度亏损。在猪周期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养殖企业仅靠赌周期实现盈利是不可持续的。而企业是否能穿越周期、保持长期价值创造,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前瞻性的布局能力和卓越的运营水平。
  • 养殖运营水平较为落后。首先,我国生猪育种技术仍然缺乏对核心种源的控制,种源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同时,猪场运营仍较为粗放,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员专业素质相比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衡量生猪养殖效益核心指标之一的PSY值(即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为例,养猪业发达国家的行业平均PSY值超过25头,而我国只有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能达到这一水平,行业平均PSY值显著落后(见图1)。此外,大多数生猪企业在运营遇到困难时,仍依赖于“专家”指导,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我国生猪行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均已存在成熟的解决方案,企业仅需把方案进行本地优化,并确保落实质量。

图1 中国和其他国家生猪PSY对比

  • 生猪企业“大而不强”比比皆是。养殖规模和经营好坏的关系不大。规模化并不意味着竞争力,部分长期扎根行业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反而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更高的养殖效率(见图2)。为了避免落入“大而不强”的陷阱,生猪企业在新产能建设上需要更加谨慎,应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力量 ,通过一以贯之的精准布局和持之以恒的精益管理来提升竞争力。

图2 大并不意味着强,养殖水平和成本控制与企业规模并无强烈关联

  • 上下游所需能力完全不同。从饲料、育种、育肥到屠宰加工和销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养殖企业需在每个环节都具备竞争力。比如,具备屠宰产能可帮助养殖企业应对来自屠宰企业的压价。相较于灵活的小规模养殖户,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受制于巨大的养殖体量、技术安排和财务压力,无法进行长时间压栏,调整出栏节奏的空间不大,因此更容易遭遇屠宰企业压价。上游企业通过发展下游精分割和深加工、升级渠道、掌控流通,可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对抗周期风险,但在拓展产业链的同时,也需建立与上游完全不同的核心能力和人才梯队,同时做好上下游的难度极高。

 

基于以上观察,我们认为目前正是生猪企业升级战略和运营管理的绝佳时机,可聚焦以下五个方面采取行动

  • 检视优化发展战略:生猪市场经历了价格大幅震荡下行的过程,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亟需对已有的企业战略开展检视,审视发展规模、建设节奏和养殖模式等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同时,生猪企业需要结合行业变化,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发展阶段和能力基础,厘清未来的中长期愿景和发展战略,并在战略框架的指引下,制定合理的出栏目标、运营指标(如PSY/MSY目标)、区域扩张计划、产品布局以及渠道开拓计划等,对未来目标、发展策略和投资计划进行全盘优化。
  • 评估运营体系现状:根据麦肯锡的评估,中国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的卓越运营体系仍较为初级,不论是运营体系的完备程度,还是支持运营的管理架构和理念能力,均存在显著差距(见图3)。企业可从上述三个方面来对自身卓越运营体系的成熟度进行评估:运营体系上能否通过实体资产和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价值,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管理架构上是否具备管理、优化企业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结构、流程和系统;理念能力上员工和团队在工作中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举止是否有了提升。

图3 猪场卓越运营体系评估示例

  • 建立卓越运营体系:对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建立养殖卓越运营体系,可助其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周期穿越。具体而言,企业可围绕七大卓越运营体系建设维度,将运营体系的设计理念切实落地:

一、猪场建设:因地制宜,根据能力条件选择建设厂房,形成标准化投资运营方案,并不断迭代,实现猪场建安成本和运营效率的优化;

二、生物安全:建立完善的、覆盖各生产环节的生物安全体系,降低猪群疫病风险,保证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优化育种:引入领先的育种理念和技术,建立育种数据分析能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种猪场,保证稳定、优质的种猪供应,提高生猪生产效能;

四、精益饲料:精细化饲料配方,提升采购体系,探索添加剂运用在提升饲料性能上的优势;

五、精益养殖:建立全面的、端到端的排产计划及业绩管理体系,优化成本的同时最大化出栏头数;

六、精益屠宰:合理整合屠宰产能,充分协调上下游各方,保证端到端利润最大化;

七、数字化运营:发挥科技的力量,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猪场运营,提升端到端透明度,实现精准化生物资产管理及生物安全管控,切实降本增效。

 

  • 开展价值链整合延伸:我们认为当前正是行业垂直整合的理想时机,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向下游屠宰和深加工延伸,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由于上下游所需的核心能力和人才完全不同,想要在垂直整合上获得成功,企业需确保在价值链各环节上都具备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还需从整体角度考虑产业链的覆盖和协同方式,避免“为了协同而协同”。
  • 加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在短期内,生猪企业需强化现有内部人员的绩效管理,加强人员能力培训。从中长期看,企业必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人才体系,储备一批在养殖、屠宰、肉制品生产和销售领域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核心人员,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企业可借鉴最佳实践,以“传帮带”的方式逐渐实现人才迭代,形成既懂技术又懂精益运营管理的“大师猪倌”梯队(见图4)。

图4 借鉴“传帮带”的最佳实践,逐渐迭代形成组织内部的“大师猪倌”梯队

***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优秀的养殖企业可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卓越的运营管理体系以及上下游价值链整合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抓住生猪行业的危中之机。

 

  • ● ●

麦肯锡一直致力于将全球最前沿的战略洞见和最佳运营实践带到中国,协助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麦肯锡在农业价值链拥有丰富的行业洞察及咨询经验,覆盖从农业原料、农业生产到农业加工等各个环节,尤其是在农牧领域,麦肯锡长期服务于全球及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积累了广泛而深入的行业洞见。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帮助中国农业企业创造长期价值,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感兴趣的内容,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作者:

洪晟是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深圳分公司;

杨柳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深圳分公司;

周嘉是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常驻北京分公司;

李韵之是麦肯锡专家,常驻上海分公司。

 

作者衷心感谢杨麒霖、夏书文、王雅乔和吴佳泽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