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中国诸多产业私营企业的黄金时代。除了热得发烫的互联网和消费电子产业,也包括其他产业。我现在还无法断言,这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一届领导层逐步收回国有企业的某些优惠和特权、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环境日益艰难的影响。又或者,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并且到了转折点。
诚然,在与跨国公司负责人的对话当中,我发现以下两项挑战迫在眉睫:1)严密盯防所有重点市场的本土新兴私企;2)向全球总部解释这些“后生”的确不可小觑。
就像德国,中国也在着意培养新兴的Mittelstand(中小企业集团)。在德国,Mittelstand是指中小规模制造型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多年来,它作为德国经济的核心成为本国经济强有力的支柱。中国的新兴私企达到数十亿美元营业规模的还很少,大多数为数亿美元甚或千万美元,并且增长迅速。他们以家族企业为主,其领导人多是职业正处于发展中期的企业家——他们做好了长期打拼的打算。
这是一群很厉害的竞争对手——能在中国严酷的竞争环境下存活的绝对技高一筹。他们的竞争对手包括无数本土私企、国企和国外巨头。本土可能其产品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本土私企的发展受益于最近几年哪些变化?本国市场的增长当然是一大因素。其次是揽才能力的显著提升,而国企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降低。银行也开始重视私企,并首次为中小私企发放国家贷款,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这些私企对知识产权的处理也日益成熟,他们清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愿意购买国外知识产权或取得特许。
很快,中国私企就会大步走向海外,通过自身力量拓展市场——东南亚、印度和非洲往往排在其国际化名单的前几位。在成熟市场开展收购也在他们的蓝图之中。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