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还是“跟随”?— 中国车企的减碳路径

作者:吴听、廖绪昌、赵赫、王斯佳

在“30-60”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车企在脱碳行动上面临一个矛盾局面。从长期来看,“1+N”政策体系的构建、产品出海销售的碳税壁垒、低碳供应链资源的紧缺、消费者低碳消费观念的增强,以及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等,固然让“减碳”成为车企长期的必然选择。但从短期来看则仍有若干因素晦暗不明,例如尚未形成有明确时间节点的强制性行业法规、出口对象国的减碳政策和举措存在反复、消费者对于低碳产品的付费意愿尚不明确、上游供应链协同开展减碳难度较大、对标同行尚未确立减碳举措的最佳实践等,都给车企短期内的减碳工作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

 

长期的确定性:

  • 减碳政策体系的推进:围绕“30-60”目标,2021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1+N”全面政策体系纲领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减碳路径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 车企出海面临碳税壁垒:发达国家碳边境税预计将逐步落地,国内车企出海面临潜在的碳贸易壁垒
  • 低碳供应链资源紧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低碳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如低碳铝、钢、聚丙烯、电池等)以及绿色能源(如绿电)等,都将属于紧缺资源,若不提早布局,车企或面临更高的降碳成本和供应链安全风险
  • 低碳消费观念逐步普及: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观念将逐步深化,低碳形象将成为部分个性化品牌的有力抓手,以抢占绿色消费意识强烈的新兴群体
  • 绿色金融框架日渐完善:金融监管机构正在加快部署碳减排、碳中和金融工具,未来可能将碳排放纳入信贷审批流程;投资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并将减碳表现纳入投资审核的重要标准

短期的不确定性:

  • 强制性行业法规尚未成型:行业内尚未形成有明确时间节点的强制性法规要求
  • 低碳产品付费意愿有待加强:虽然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在增强,但针对低碳产品支付溢价的意愿尚待进一步提高
  • 出口目的国减排政策出现反复:部分发达国家在禁售燃油车法案通过与否上存在反复,给车企决策留下若干不确定性因素
  • 协同上游供应链减碳难度较大:范围三排放的减碳工作需要车企协同数十家乃至上百家供应商共同进行。比起车企自身能直接掌控的减碳工作,复杂且多层级的供应商体系让减碳的推进困难重重,车企需进行的资源投入较大
  • 行业减碳最佳实践仍在摸索之中:汽车行业仍在摸索减碳工作的最佳路径和最佳技术,前期的探索或非一帆风顺,投入的成本和收益可能不成正比,导致部分车企采取观望态度,希望待其他行业领先者试错并形成最佳实践后方才入局

 

在“长期的确定性”和“短期的不确定性”之下,车企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做跟随者,静观领先企业的成效,伺机跟随模仿;二是做引领者,扛起行业低碳大旗,抢先布局,先发制人。两种战略各有优劣在跟随策略下,车企可效仿领军企业的成功经验,待政策清晰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少走弯路,降低前期投入;但坐等政策“倒逼”也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监管压力,错失布局稀缺绿色供应链资源的机会,陷入竞争劣势。在引领策略下,车企可以定义行业的减碳规则,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强化“领头羊”的行业地位,进而掌握更多话语权,更强有力地吸收多方资源并及时配置;但同时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前期探索成本,对目标用户群体的低碳支付意愿进行引导及培育;此外,若不能通过先发优势构筑护城河,还存在被跟随者低成本抄袭或追平的风险。

我们认为,在低碳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即使选择跟随策略的企业,也不能只是消极等待,而应尽快行动起来,布局无悔举措,为未来的减碳行动打好基础:

 

一、摸清家底,梳理范围一、二、三碳排放基线

2022年3月,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包含5大准则15项细则。在“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准则下的“碳排放领域”细则中,《要点》明确了政府将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我国将出台一系列细化的政策,明确如何进行道路行驶阶段的碳排量核算及公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及公示,以及碳足迹标识。作为应对,企业应该行动起来,尽快摸清家底,了解自身的范围一、二碳排基线,以及来自供应链的范围三碳排基线,作为后续制定脱碳目标和减碳举措的基础。

 

基线梳理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据统计和测算。从自有工厂、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数据,到上游供应商的制造、物流过程中的能耗数据等,主机厂都需建立起匹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准确地进行一线数据收集和统计,并赋予一定的“置信区间”作为参考。“置信区间”主要由碳排放系数取值的不确定性引起,设置该区间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客观的评估基线。与此同时,车企需要结合自有资产所在区域的电力及能源供给类型,逐步建立适用于实际运营地及运营方式的“碳排系数”(从能耗到排放量的转化系数)数据库。

 

二、启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碳目标

部分领先车企已率先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脱碳目标。譬如,某国际豪华车企明确提出2039年实现全球供应链碳中和;另一豪华车企则宣布到203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碳排放。国内车企中也不乏减碳实践的先行者:某自主品牌车企明确提出了2025年碳排放总量减少25%,并于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另外两家国内车企也分别提出了2045、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不管主机厂是否计划于近期公布脱碳目标,都至少需着手开展目标设定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在强制性脱碳政策发布后,迅速形成目标和计划,避免陷入被动。

 

三、抢占先机,从减碳无悔举措切入布局

部分范围一、二的减碳举措是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越早布局越好。部分范围三中上游供应链的减碳举措则涉及关键紧缺资源的抢占,也是短期内要尽早采取的关键行动。

 

通过减碳成本曲线分析可发现,某些减碳举措在实施的过程中既可降低生产能耗,也可降低企业成本。譬如,采用变频电机、节能水泵、余热回收系统等节能型生产设备,可提升能源效率;也可通过工艺、管理优化等实现降本增效,如在制造过程中纳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精益管理系统等;此外,通过屋顶光伏、风电装置等生产绿电,并将高能耗设备进行气改电(绿电)等,能助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这些举措既可减碳又可降本,堪称无悔举措的不二之选,车企应该尽早研究并布局。

 

同时,车企还需尽快开发绿色供应链资源,避免强制性政策发布后陷入被动。譬如,未来5年内,绿铝、绿钢、再生聚丙烯等低碳原材料或将持续供不应求,前瞻性企业正在通过签署合作、股权投资或采购协议等方式占有大部分现存和新增产能。以绿铝为例,我国绿铝产能高度集中,截至2021年年底,主要水电铝冶炼厂2025年之前的产能就已基本被行动较快的车企抢先锁定,可以想见未来绿铝的供应将处于何等紧张状态。引领行业的企业都在主动积极锁定上游紧缺的低碳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以降低未来碳中和成本,保障企业的供应链安全。

 

在布局上述无悔举措的基础上,有志于成为行业减碳行动引领者的企业,还应尝试进行以下减碳举措的创新

 

1打造零碳工厂

系统地规划建设零碳工厂,而非仅仅针对现有工厂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具体而言,打造零碳工厂需通过下列五类关键举措:

  • 节能减排措施,譬如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工厂内所有设施设备能耗及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溯源及调控
  • 绿色能源替代,包括将设备的供能方案由天然气改为绿电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最大化清洁能源的使用
  • 材料循环利用,涵盖对废旧钢、铝等材料进行循环使用等
  • 负碳技术,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植树造林等
  • CCER碳排放交易抵减,对于无法通过上述途径抵减的碳排放,还可通过购买CCER碳排放权进行抵消,实现零排放

案例分享:某自主品牌车企2023年实现国内首家零碳汽车工厂

该集团于2021年公布了相关计划,目标是在2050年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并在2023年将旗下某板块率先打造成集团首个零碳工厂。为实现上述目标,该集团在整车、零部件供应环节广泛开展减碳实践。多个零部件工厂、整机厂已签署或装配分布式光伏项目,并持续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工厂的单位能耗。同时,该车企还在试点光储充换一体化电站,将减碳实践延伸至下游用户侧。

 

案例分享:某造车新势力产业园实现内部铝循环

 

2022年6月,该造车新势力与某地方政府签署共建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的框架合作协议。园区将引入若干整车化拆解、铝及其他材料回收、铝材料熔炼、铝压铸等优势配套企业,计划通过回收利用再生铝材,减少原材料制造环节的碳排放,同时借助大型压铸工艺精简车辆部件制造工序,进而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园区一期建成投产后,将具备30万吨/年的铝压铸产能,预计届时可

将该造车新势力铝压铸产品的碳排放降低50%。

 

2开拓绿色商业模式

开拓与绿色相关的商业模式,可带来新的收入来源。目前已经实现的绿色盈利模式有双积分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行业中部分先行企业已经通过这些模式实现“绿色”收益。譬如,某热销纯电车型2020年单车双积分贡献近10分,当年即实现企业积分转正,并通过积分交易盈利;某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202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收益超过10亿美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6%;某中国造车新势力车企2021年新能源积分收益突破5亿元人民币,对减亏贡献巨大;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车企2021年中国新能源积分收益近2亿元人民币,对财务表现影响显著。展望未来,碳配额、碳排放权、绿色供应链资源、绿证等相关绿色资源的交易或可成为车企新的收入增长点,车企可为争取这部分未来收益开始布局。

 

3打造低碳品牌形象

伴随着低碳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深化,车企应该在产品及用户互动过程中,通过创新性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设计植入低碳概念,引导并强化用户对于产品低碳形象的认知,为未来长期收获“低碳溢价”做好准备。譬如,某造车新势力车企在用户端推出碳减排认证计划,用户可通过App将减碳量交由车企进行认证并可兑换积分。类似的创新举措既有助于优化品牌的低碳形象,又能提升用户与品牌之间的互动,还有助于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实现对用户绿色消费习惯的引导和培育。

 

四、建立内部减碳管控机制

减碳举措最终都需要通过内部管控机制来落地,领先车企已经开始探索创新的内部减碳管控机制,如企业内部碳定价、内部减碳业绩考核机制等。譬如,某国际豪华车企领行业风气之先,成为业内首家发布内部碳定价的企业。

 

“引领者”与“跟随者”之间的路径选择,与企业的减碳决心、风险偏好,以及当前的战略目标高度相关,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不过我们认为,考虑到未来长期的政策趋势,以及当前绿色供应链资源紧缺的局面,即使无意于成为行业“引领者”的车企,也应尽快在一系列无悔举措上着手减碳行动,而非消极观望、被动应战。因此,我们建议车企对如下转型路径进行系统考量:

 

阶段一(2022)

评估基线并制定目标,绘制整体减碳战略

  • 梳理碳排基线:梳理范围一、二、三碳排放基线,并建立长期的碳排基线统计机制
  • 制定愿景目标: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碳中和/碳排放目标
  • 梳理无悔减碳举措:梳理当前工厂中的零成本无悔减碳机会
  • 制定绿色供应链布局计划:建立供应链碳排放监测体系,梳理重要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制定绿色供应商(如低碳材料)接洽和合作计划
  • 设计碳中和工厂碳中和产品战略:针对工厂运营碳中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和抵消进行整体战略设计,打造标杆案例

 

阶段二(2023)

落地实施无悔举措,布局绿色供应链资源

  • 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入低碳供应商,或通过长期合作、投资等形式布局绿电、绿铝等绿色供应链资源
  • 落地无悔减碳举措:采取能源效率提升、工艺优化和精益管理、清洁能源替代等举措,降低工厂的单位生产碳排放
  • 实施碳中和工厂碳中和产品战略:试点并打磨标杆项目,借助标杆项目锻炼团队能力,并探索最佳实践
  • 设计绿色商业模式:探索设计与碳积分、碳排放权交易等相关的新型绿色商业模式

阶段三(2024~2025)

探索尝试创新机制,打造长期低碳竞争力

  • 落地创新绿色商业模式:围绕电池梯次利用、车网互动、分布式新能源等绿色商业模式,打造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 打造产品低碳竞争力和低碳品牌形象:出海产品应具备可与国际车企竞争的低碳实力,同时基于旗舰车型在消费者心中打造低碳品牌形象
  • 建立内部减碳管控机制:施行如企业内部碳定价、内部减碳业绩考核机制等内部减碳管控机制,确保减碳举措的落实、落细

对汽车产业而言,减碳既是挑战,也是责任,更是机遇。无论在“引领”或“跟随”之间的选择如何,车企都应加速无悔举措的落实,力争在长期低碳竞争力的打造上获得先手。

本文选自麦肯锡汽车行业CEO特刊《驶向2030—— 汽车行业竞速赛

欲阅读整本特刊全文,可点击此处下载

 

作者:

吴听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深圳分公司

廖绪昌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常驻香港分公司

赵赫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常驻北京分公司

王斯佳

麦肯锡资深项目经理,常驻上海分公司

 

作者感谢孙明明、张静之、李睿明、汪若宇、李心蕾、台钊晨、柴卓彦对本文的贡献。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23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