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之中,商业健康险无疑可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政府和行业也一直对其寄予厚望。过去10年间,中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增速为寿险、财险等其他险种的2~3倍。中国商业健康险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战略窗口期。
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布局、居民意识逐渐加强、产品形态日益多样,时至今日,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2020年中国直接医疗支出约为4.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医保支出为2.1万亿,个人支出为2万亿,而商业健康险赔付仅为0.2万亿元(约占直接医疗支出的5%)。可见商业健康险尚未有效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其潜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见图1)
具体来看,在2.2万亿元人民币的非医保支出中,商保赔付支出占比仅达10%(约2200亿元),且集中在中青年人群的重疾类赔付(见图2)。商业健康险对轻疾、慢病及老年人群的保障明显不足,其赔付支出仅占非医保支出的7%左右(以补充型医疗保险及高端医疗险为主),疾病覆盖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综观供需两端,我们发现中国商业健康险面临三大根本性挑战:
挑战一:居民对商保的观念意识和需求尚未广泛形成。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相对较低,且医疗支出呈长尾分布,造成个体层面对潜在的医疗负担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对基本医保报销范围的限定认识不足,大量居民没有补充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意识和动力,以对冲医疗支出负担。
挑战二:市场供给未能充分挖掘潜在需求。目前主流健康险产品存在着“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保医保内,不保医保外”等供需错配现象。
- 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大多仅允许无既往症、65岁以下的健康群体参保或首次投保,导致最需要得到医疗保障的人群在商保产品选择上十分有限,产品主要为惠民保、团险性质的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等。而对比非标群体的医疗支出及商业健康险保费规模可发现,商保在对这部分人群的保障存在巨大缺口:尽管老年人以及带病人群的医疗支出占比高达60%,但由于适用的商保产品有限,该类人群贡献的商保保费占比仅为5%左右(见图3)。
- 保医保内,不保医保外:国内的商保产品目前主要围绕医保保障范围进行设计,在赔付责任上与医保高度重合,未能形成对医保的有效补充。在主流的商业健康险产品中,仅部分百万医疗、高端医疗、惠民保以及少量的特药险、专病险可支付医保外药品,但这些险种的总体保费占比较小,对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保障覆盖仍存在较大空白。
- 保短期,不保长期:目前商业医疗险(不含重疾险)多以一年期产品为主,少见保长期,甚至保终身的保险产品。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细化费率调整的相关规定,解决困扰长期医疗险发展的制度障碍,引导险企开发销售长期医疗保险产品。随后,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推出相关产品,截至2021年10月,共有8家公司推出超过25款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险产品。然而,我国长期医疗险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保证5年以上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为主,其2020年保费规模仅约30亿元,占百万医疗险总体份额约5%,占商业医疗险总体市场份额仅1%左右。长期医疗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挑战三: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存在不足。因经营时间短、数据积累不足,同时受限于中国医疗服务供给端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目前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与医疗服务体系深度融合、精细化风险分层与管控、精准捕捉客户需求等核心能力,导致其难以持续推出有效的产品,未能有效激发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中国医疗系统自身的一些特点也为商保发展带来了挑战。譬如,基本医保的参保人群与商保的保障人群存在大量重叠,保障待遇边界不清晰;医疗服务提供方以分散的公立医院为主,商保公司对其影响力有限;医疗健康数据基础仍然相对薄弱,且缺乏整合的结构化数据平台等。
中国商业健康险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借鉴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提出三大破局思路,以供各方参考:
一、医险融合,提价值:险企深度参与融入医疗健康系统,以“产品+服务”为组合拳,吸引客户购买与之绑定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引入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依托医疗健康场景持续创造客户触点,精准销售定制化保险产品;对客户进行实时的健康追踪和医疗干预,减少疾病发生、降低赔付支出。
二、科技赋能,增效率:将前沿科技应用于保险价值链各个环节。从前端看,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标签体系、智能保险产品推荐等技术,深入挖掘健康险客户需求、提高渠道效率。从后端看,利用高精度风险识别、智能理赔核赔等技术,降低两核风险、提高赔付申请处理效率。
三、多方合作,扩覆盖:以政府鼓励的渠道为流量入口,低成本、高效率获取新客户,并针对新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同时通过与各方合作积累医疗数据,进行用户分层与管理、加强风险识别与管理。(见图4)
面对健康险市场的困境与挑战,中国商业健康险公司无论选择哪条破局之路,都应建立三大核心底层能力,紧抓市场腾飞窗口,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一)从核心诊疗全面延伸,探索医险融合新模式。围绕核心诊疗环节,沿患者健康旅程向事前、事中、事后横向延伸,系统性建立专业疾病管理全旅程能力。依托健康人群狠抓“预防”,带病人群注重“管理”的定制化举措,在提升被保人综合健康状况,合理控制医疗成本。同时,沿医疗服务核心链条,纵向打通服务体系,从后端医疗服务支付向前延伸,通过搭建有效的医疗机构网络与管理,主动、深度参与和影响医疗服务决策与供给,既要保证患者体验、医疗效果,也要控制医疗成本。
- 横向沿患者健康旅程延伸,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险企可沿被保人的生命周期和诊疗环节向前向后延伸,打造端到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健康体管理,覆盖从健康教育、监测、评估到健康干预和追踪的全周期,例如饮食、运动和睡眠管理等,降低患病的可能性与风险;第二,亚健康管理,针对都市白领等亚健康人群,对生理与心理全面管理,例如心理咨询和中医调理等;第三,疾病诊疗,针对不同客群在不同情景下的健康需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第四,慢病管理,对慢性疾病及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加快疾病的康复或是降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风险。为满足用户健康保健类及专业医疗类需求,险企应重点关注五大领域的核心能力建设:专业医生团队、专职服务人员、定期检验检测、慢病治疗药品、用户激励运营。在具备五大核心能力的基础上,险企还需要打造联通的数据应用系统,通过一套电子档案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全诊疗周期的医疗及服务行为记录;以及有效的组织机制流程,为生态各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构筑底层保障与能力基础。
- 纵向沿医疗服务网络延伸,搭建多层次深度融合的机构网络。短期着力搭建覆盖广、质量高、合作深入的外部医院网络。从各级重点医院入手,通过开展高效合作谈判(如价值为导向的付费模式、高端客户导流等),共同探索价值创造点;输出标准化医院管理能力(如精益运营、学术科研、数字系统),吸引大型公立和头部民营医院合作。在医疗资源供给与服务质量方面双管齐下,共同打造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长期应针对性地内化医疗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通过运营托管,深入参与部分民营和中小型医院的日常管理,在提升医院运营表现的同时,深度植入保险服务场景;险企也可选择重资产投入,投资或自建服务于保险产品的定制医疗业务。
(二)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构建精细化保险营运体系。基于既往医疗数据与健康行为,精准进行风险人群分层与管理。以此指导保险业务全流程,精细化打磨保险营运能力。譬如,探索不同风险人群的差异化保险产品设计、精准核保覆盖、定价,推出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并进行理赔风险预测和管控等。同时,进一步收集整合相关医疗数据,形成数据驱动的实时风险管理闭环。(见图5)
(三)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重塑产品设计销售全流程。把握细分客群(如老年人群、亚健康风险人群等)对医疗健康服务的差异化需求,重塑产品形态,显著提升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借助全渠道用户标签体系,形成定制客户画像,并根据个体习惯和实时反馈灵活制定营销方案,在提升营销效率的同时,降低营销成本。此外,以数字化工具(如App)为驱动,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高效便捷的保险、医疗服务全流程,升级端到端用户体验。
过去10年间,中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增速为寿险、财险等其他险种的2~3倍。随着人口老龄化提速,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日益旺盛,中国商业健康险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和战略窗口期。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布局、居民观念意识逐渐加强、产品形态日益多样,时至今日,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中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距离真正发挥医保补充作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程有日月,奋楫竞千帆”。放眼未来,我们相信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定会“百舸争流千帆竞”之势。面对今日困局、借鉴全球经验,我们提出“医险融合,提价值”、“科技赋能,增效率”、“多方合作,扩覆盖”三大破局思路。期待中国各大商业健康险公司顺应大势、前瞻布局,通过建立三大底层能力,逐步完善自身产品和服务体系,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摘编自麦肯锡最新报告《奋楫正当时:中国商业健康险的挑战与破局》。欲了解更多,请点击此处获取全文PDF。
作者:
王锦: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深圳分公司
辛梦苇: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吴晓薇: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北京分公司
彭雪松:麦肯锡副董事合伙人,常驻北京分公司
周晓黎:麦肯锡副董事合伙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李格菲:麦肯锡资深项目经理,常驻北京分公司
作者在此感谢朱碧涵、陈慧琳、宋景晖、Damien Bruce、Diaan-Yi Lin、Brad Mendelson、林琳、李晓韵等诸多同事对本报告的贡献。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22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