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但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已成为该地区成长路上的关键挑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的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亚洲的冲击可能会超过许多其他地区。但亚洲也有望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有效管控气候风险的机遇。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新冠疫情凸显了风险管控与韧性对于生命和生计的重要性,虽然全球将目光放在复苏上,但气候问题也不能被抛在脑后,这一点非常重要。亚洲面临的气候灾害威胁可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因此,亚洲应在应对此类挑战中发挥前沿作用。”
MGI于近期发布了《亚洲的气候风险与应对措施:研究预览》(Climate risk and response in Asia: A research preview),涵盖了对亚太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的一些初步发现。
本研究指出,RCP 8.5情景设定下的物理气候风险包括:
- 该地区许多地区(包括中国部分地区和印度次大陆)的温度和湿度不断上升。
- 致命热浪的风险或将越来越大;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大城市可能是全球最早经历超级酷热期的地方,这种酷热将超过生存性门槛,令健康的人在背阴处也难以忍受。
- 极端降水的几率或将越来越高,到2050年,日本东部、中国中东部、韩国部分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极端降水次数可能增加3至4倍。
- 其他灾害包括:不同国家会出现更严重的台风及更漫长的干旱期,可再生淡水供应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缺少适应和缓解手段,此类灾害会带来强烈的社会经济冲击。研究发现,到2050年,由于温度和湿度增加导致人们无法在户外有效工作,亚洲平均每年将有2.8至4.7万亿美元的GDP(全球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GDP)面临威胁。该研究建立在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数据之上,研究还发现,在某个指定年份,因洪水受损的全球存量资本中有75%以上的损失都将发生在亚洲。
本研究强调了“四个亚洲”(MGI最近在《亚洲未来》(Future of Asia)研究中对亚洲国家的分类法)在遭遇灾害和冲击方面的显著差异。MGI考察了气候变化对16个亚洲国家的总体影响。并针对每个国家分析了加剧的灾害对宜居性和工作便利性、食物系统、有形资产、基础设施服务以及自然资本的直接影响。
其中一个发现是气候风险具有回归性,贫弱地区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尽管亚洲各地受到的冲击各不相同,但人均GDP较低的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与相对富裕的地区相比,贫弱地区往往更难逃脱接近物理阈值的极端气候的伤害——他们更多仰赖于户外工作和自然资本,缺乏适应极端气候的经济手段。
在风险管控措施方面,亚洲许多地区仍在建设基础设施和拓展城市边界,这有助于该地区考虑更具韧性的发展方式,并更好地承受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通过将气候风险更好地纳入决策,开创适应性技术,加速脱碳化以减轻气候变化最严重的潜在后果等,亚洲可成为全球气候风险应对的领头羊。
点击此处前往麦肯锡官方网站查阅英文报告。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20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