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跨国制药企业在华销售额中有80%来自于已失去专利保护的成熟药品,其中超过七成是10多年之前上市的产品。从这些数字来看,制药业的创新力度明显不够。
其实,许多中国制药企业都在创新,而且很快会有更多投身其中。
创新先锋们正迅速将数字技术大规模引入医疗卫生领域。这其中包括个人医疗领域创新(如百度推出的“健康云”)、腾讯公司的医生社交网络、阿里巴巴的在线药店,以及众多公司推出的电子病历服务(包括东软集团这样的跨领域企业)。
整个产业链对数据的创新使用必将带来变革,且中国的变革速度将快于大多数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数字时代创新服务的热情拥抱,不管是在线购物、互联网金融,还是如今的医疗卫生领域。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为患者缩减成本、带来切实利益多做有益尝试。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私营机构对于医院及诊所的大量投资,它们来自中国本土、亚洲乃至全球。这些投资促使医疗领域涌现出了全新且显而易见的最佳实践应用,也使得顶尖医院与新兴健康保险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一投资浪潮对规模更大的公立医院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影响正逐步显现。
本土制药企业在质量及创新能力方面均有所提升。以华海制药为例,该公司在生产及研发设施上的投资高达10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制药企业目前处于各个研发阶段(包括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在研总数已超过200种,与4年前的不到100种相比有极大提升。
尽管针对当前创新质量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但增长趋势不容置疑。虽然跨国制药企业主要依靠成熟药品来拉动营收,但其对于中国地区的研发设施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仅过去12个月,就有赛诺菲(Sanofi)在上海成立了拥有1400名研发人员的亚太研发总部,美国安进公司(Amgen)位于上海科技大学的研发中心落成启动,同时强生(J&J)位于上海的创新中心也正式启用。
生物制药领域更令人振奋。过去6年来,该领域研发投资增长了4倍,国际药品专利申请数量翻番。这些中国公司需要快速找到药品营销渠道来获取投资回报。
本土企业及跨国公司均认为寻找创新药品的营销途径比预想的慢、难度也较预期更大。跨国公司在不断地推进全球创新。尽管如此,2008年以来上市的全球畅销药品中,目前仅有50% 可供中国患者使用。2008年以来在中国上市的绝大部分新药尚未被列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包括由国内制药企业推出的10种一类药品。
这是整个制药行业(不论哪国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即需要一个建立在共识且基于信任的解决方案。制药企业需要以同一种态度面对监管部门,需要更多的通力合作,就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赛诺菲(Sanofi)与再鼎医药(Zai Labs)、默克雪兰诺(Merck Serono)与百济神州(BeiGene)、百时美施贵宝(BMS)与先声药业(Simcere)、辉瑞制药(Pfizer)与海正药业(Hisun)之间的合作那样。
在这些合作伙伴关系中,有些利用本土能力,有些侧重于共同开发跨国资产,还有一些则侧重于开发中国市场资产。这些企业在某些领域是合作关系,而在另一些领域又是竞争对手。监管部门支持此类合作,同时也承认缺乏创新是行业层面的一个问题,真正阻碍创新发展的是创新对成本的影响以及对于新产能、新能力的需求。监管部门鼓励的创新可能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而更多的是指能够提升制造层面的品质之类的创新。
整个行业都已认识到创新转型乃大势所趋,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利用中国人才创新,但创新成果却给了中国以外的患者而非本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