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是中国国企有没有能力创新,而是它们是不是在创新。“能力”指的是创新所需的人才与资金是否具备。大多数情况下,国企确实拥有大量优秀人才,财务表现也很强劲。
据我观察,通常只有当创新成为挽留客户的唯一途径时,国企才会试着去创新。因为阻碍创新的因素太多,例如:
- 国企CEO的关键绩效指标中并没有创新这一项。由于和自己的考评没有直接关系,CEO们往往缺乏动力做创新;
- 大多数国企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新业务第一年必须赢利;
- 以达成共识为基础的决策机制繁冗拖沓,不利于创新;
- 对于国企来说,通过政策性因素维持绩效似乎比在产品服务方面下工夫创新要来得容易;.
- 创新取得回报的周期可能超过CEO和董事长的任期。
中国国企的创新大多发生在能源、铁路和电力输送等行业,因为在这些领域,本国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且国际竞争对手的实力不容小觑。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通过与外方合作和其他形式得到不断提升。过去20年来,国企一直师从于跨国企业。现在,它们开始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与曾经的“师傅”竞技。
中国国有企业本可以做出很多创新,但就目前情况看来,是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