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医疗创新的未来 – 我们看到,我们相信

11月2~3日,第十届中国医疗健康峰会在沪召开。麦肯锡作为知识合作伙伴,以担任主旨演讲嘉宾、主持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峰会。同时,麦肯锡组织了跨国药企中国区总经理、中国生物医药业务发展领导人和中国医疗科技高管等三场讨论会,与行业领袖共话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第一届峰会上,麦肯锡首次提出“通往创新的桥梁”这一主题,之后的10年,我们坚持就这个主题发布年度专题报告, 陪伴行业经历变革、资本周期,探索中国医药医疗创新的未来路径,以及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本届峰会上,麦肯锡发布了两份报告,一为《中国生物医药:重塑价值创造之路》,另一份则聚焦医疗科技行业,题为《中国医疗科技:在不确定时代实现价值创造》。

峰会后,麦肯锡几位合伙人分享了他们的所思所悟、所得所获。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咨询业务负责人

对于中国医药创新的发展前景,行业里有很多“乐观”或“悲观”的判断。我们选择“相信”。本届峰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相信的理由。

从宏观层面来看, 中国占全球GDP总量的18%,中国消费品和汽车业市场规模分别占到全球市场的20%和30%,而对于创新药而言,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场的3%。对照18%和20%及30%,我们相信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研发的突破,必将带来提升空间。

在宏观数字之外,我们这两天感受最深的是医药医疗行业中一代CEO和管理者的成长。他们经历了过去五年行业如过山车一般的变化节奏,始终坚持把创新产品带给中国和全球患者的初心,他们多拥有科学家背景,而从实践中沉淀出管理企业和组织的智慧,他们兼有中国市场的洞察和国际化的思维,他们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定力和韧性。看到他们,我们相信中国的医药医疗创新可以走得很远。

 

周希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本届峰会麦肯锡分享的专题报告是《中国生物医药:重塑价值创造之路》,我们希望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市场经历资本寒冬的今天,从回归价值创造的角度重新审视行业过去十年的旅程和基本面,尝试探讨中国生物医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制胜之道。

 

报告内容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中国创新生物医药市场未来5~10年的前景如何?本土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处于什么阶段?在当下生态系统中,创新能否持续且规模化发展?本地和跨国公司生物制药未来的成功要素是什么?

我们的观点如下:

  1. 未来五年,中国创新药市场增长仍然可期,预计市场规模将从今天的20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市场;
  2. 中国创新生物医药初创企业经历了“寒武纪大爆发”,创造了60多个上市公司和上千亿美元市值;现在,与全球资本周期同步,正经历着第一个周期的熊市,近45%的市值在过去两年蒸发,且市场仍处于“休整期”;
  3. 从创新的基本面上我们看到生态体系的雏形,生物医药研发价值链能力的打造和升级,中国研发效率和速度等优势的建立,跨治疗领域跨技术路线的管线依然以超过20%的增速不断丰富和积累,中国医药创新在逐渐蓄势;
  4. 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国医药初创企业开始快速调整方向,专注于全球创新和价值创造,大部分全球前50的制药企业已将中国纳入其创新管线寻源的方向之一;中国创新药生态系统初步呈现出穿越周期的韧性,未来有望复苏并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5. 未来,本土起源的创新医药公司需要同时两手抓“短期要生存”和“长期制胜要布局”,回归创新和患者价值本源、全球差异化竞争和专注于优势打造;跨国公司则应重新思考中国业务目标和战略、平衡风险与机会,同时更积极地探索中国市场向海外输出价值创造(如产品管线、研发能力、商业模式和人才等)。

侯蕾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在我主持的跨国药企中国总经理 “高管视角”圆桌讨论中,四位中国区总经理一致表达了对中国医药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和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针对未来中国医药医疗市场发展的热点,他们分别从数字化赋能研发和商业模式转型、与生态系统伙伴共同推进各个重点疾病领域的诊疗水平提升,以及中国创新生物科技企业研发升级等角度分享了精彩见解。

展望未来,几位跨国药企中国区总经理分享了三项中国战略重点:持续加速创新管线在中国注册上市,坚定不移推进人才梯队和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组织韧性秉持穿越周期的本心。

 

张芳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本届峰会我与本土医药创新企业高管以及外企业务发展部门领导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有很多感悟。

随着中国创新管线的快速发展,这些公司的全球授权交易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在过去18个月里,我们看到有两个显著趋势:1,就大额预付款和总交易价值而言,规模交易更多;2,更多的新的药物类型与技术(例如,2023年至今总授权交易的50%以上是新的药物类型,如ADC,双/多特异性抗体)。

我们还欣喜地了解到,多家外企都在非常积极地布局,以把握中国创新的机会,总部与中国之间的配合今年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而本土医药创新企业高管们也纷纷表达了在空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坚持高水平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寻求与外企的合作共赢。

 

运莹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在市场日趋复杂、医疗科技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今年我作了题为《中国医疗科技:在不确定时代实现价值创造》的报告,阐述中国医疗科技市场的行业主要趋势,并以此引出优化产品组合、提升上市能力、转型商业模式、精益生产运营、扩张全球版图等五大新兴价值创造来源。

报告最后,我们提出五条建议:

  1. 中国是全球医疗科技第二大市场,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5%,且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未来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都需要重新思考制胜法则;
  2. 在控费趋势下,领先企业现在就应采取行动,革新商业模式策略;同时,通过积极管理产品组合以实现持续增长;
  3. 跨国公司需要在公司层面和业务部门层面明确中国的战略定位及重心,加速本土化或本土合作进程,并积极管控风险;
  4. 本土公司需要扩大产品组合,推进全球化,并加快建设新的人才及组织能力;
  5. 积极建立全方位的生态圈合作(包括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借助双方的互补能力,应对各种新的挑战。

 

吴永现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在我主持的“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圆桌讨论中,四位嘉宾分别来自领先的跨国公司(百特)、本土创新企业(微泰)、医疗科技平台(腾讯健康)和投资方(高瓴)。

大家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医疗科技创新的观点,它既是产品的创新,也是商业模式和全产业链的升级,同时需要数字化赋能和资本助力。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创新更应以患者为中心、回归价值、坚持长期主义,同时探寻能力互补、广泛的生态圈合作。四位嘉宾一致表示,本土创新需要走向全球市场。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23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