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定会成为载入电动汽车(EV)发展史册的一年。2017年全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台(见图1)。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2020年EV销量有望在现有基础上翻四倍,达到450万台,约占全球总体轻型车市场的5%左右。
中国正巩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领导地位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规模堪比欧洲和美国之和。本土品牌电动汽车占据了中国市场94%的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政府补贴和燃油汽车限行限牌政策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腾飞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政府近期调整了补贴标准,旨在鼓励高续航里程、低电耗及高能量密度的车型的发展。这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利好。
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优势,在最新发布的麦肯锡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EVI)中,中国的表现相当不错(图2)。在主要衡量EV渗透率的EVI市场指数中,中国的指数排名仅落后于挪威;同时,在主要衡量EV产业化水平的EVI产业指数中,中国超越了德、日、美等传统汽车强国,名列全球第一。
纵览过去数年的麦肯锡EVI指数,中国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了对美国、德国的超越(见图3)。中、德2014年的EVI排名大致相同,但到了2018年,中国的EVI市场指数和EVI产业指数均大幅超越德国:
– 在EVI市场指数中,中国的排名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数量巨大的货币和非货币性支持政策、丰富的车型供应、以及针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密集投资等因素。
– 在EVI产业指数中,中国的领先地位主要来源于电动汽车整车及主要相关部件的制造规模。对于电动汽车国产化率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动力电池供应商的相关政策,让中国的本土企业获益良多。
必须指出的是,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本的影响,EVI指数的领先常常意味着高额的政府财政补贴:不出所料,中国和挪威成了全球电动汽车相关补贴最高的国家。
德国和挪威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受诸如柴油车排放作弊以及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兴趣提升等因素的影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2017年同比增长了近40%。该地区的大部分增长来自德国,其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几乎翻了一番。德国目前是欧洲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仅次于挪威。
挪威的电动汽车新车渗透率在2017年达到了惊人的32%。挪威是全球少见的大众市场拥抱电动汽车的国家,可以视为发达国家市场在未来5~10年内电动汽车渗透率曲线走向的参考。图4展示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四个阶段。挪威是全球唯一的EV销量跨越了临界规模的国家。
促进欧洲及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在关键的电动汽车细分市场推出了造型更佳、性能更好的新车型。但是,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仅为27% ,落后于中国和欧洲。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油价较低,稀释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最近宣布将修改上一届政府制定的汽车油耗标准。虽然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新规的具体内容,但新规可能会放宽对燃油汽车的限制。虽然如此,加州和其他紧随其后的12个州都下决心要维持严格的空气质量保护标准。
展望
在全球范围内,整车厂商预计将于今后三年推出超过300款电动汽车车型。新款电动汽车不断推陈出新,这主要是受日趋严格的燃油汽车监管措施的推动;部分国家或城市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完全禁售燃油汽车了。
中国的动向尤其令人关注。中国政府制定的“双积分”政策,以及拟议中的电动汽车外商独资政策,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麦肯锡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EVI)简介
麦肯锡EVI指数由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 – MCFM)定期发布。该指数对全球15个主要国家的电动汽车发展表现进行了评估。EVI指数旨在帮助全球汽车、出行和能源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从各个侧面了解电动汽车市场动态,并研判行业今后发展趋势。
EVI指数从两个重要维度研究并分析了分国别的电动汽车发展表现:EVI市场指数和EVI产业指数。前者主要侧重于电动汽车渗透率,同时覆盖电动汽车鼓励措施、充电设施及在售电动汽车车型丰富度。后者侧重于电动汽车产业化水平,主要涵盖电动汽车整车及核心部件(如动力电池,电机等)的制造规模。
—
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 – MCFM)是出行产业的智库和顾问,旨在提供关于行业未来的独特视角及创新客户服务。MCFM在底特律、慕尼黑、硅谷和北京共设四个中心。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至www.mckinsey.com/mcfm
吴听为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Patrick Hertzke 为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常驻底特律分公司;
Nicolai Müller 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常驻科隆分公司;
Stephanie Schenk为麦肯锡汽车分析师,常驻慕尼黑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