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我去过的每个国家,都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通常大家还马上接着问:“那么是否同样的情况也会在我们国家出现?”我想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解答:
1. 首先,中国几乎所有产品都产能过剩。
这意味着产品供应非常充足,而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都希望以边际价格尽快卖掉这些产品,最好是卖到非主要市场。中国的小型零售店、分销商和成百上千万的小型加工厂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机遇。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C2C模式意味着这一行业完全没有进入门槛,不论是仅卖一件T恤,也不论所卖商品的真伪,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在线商家。
2. 从来不存在资金短缺。
一直以来,中国的投资界都热衷于投资电子商务领域的初创企业。以具有中国特色的Groupon——一家团购网站为例,中国曾一度出现5000多家团购网站,这使得中国的电商网站更为关注业务增长,而非利润,因此要等待很长时间才不得不通过上市获得资金。
3. 消费者要有消费意愿,而在中国,他们的确如此。
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的中期,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一定富裕程度,从只能购买必需品上升到可以进行有选择的购买,但是他们同时还是非常注重是否物有所值,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些消费者通常已经拥有个人房产,现在希望为家里添置各种产品。受到政府每年加薪幅度10%政策的推动,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从2008年起开始提升。在中国,支出和收入是紧密联系的。
4. 需要有连接卖家和买家的互联网和实体基础设施。
中国政府设定了扩大宽带网络建设、每年新覆盖上千万家庭的目标,中国的国有电信运营商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得益于此,互联网渗透率快速增长。中产阶级消费者可以在家中上网浏览各种产品,而无须到网吧。电子商务物流也从中国过去20多年来所建设的实体基础设施中受益,这些基础设施以前用于产品从工厂运输到码头供出口。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可以马上得以利用,将产品从工厂送往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手中,而他们大多居住在沿海城市。
除了国有的中国邮政包裹服务,中国有许多“勉强度日”的物流提供商。这些由私营业主所运营的卡车司机将城市之间的运输价格几乎降到了边际水平,而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送货的快递员则形成了一个全新行业,在城市快速发展,虽然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并不丰厚。因此,买家购买产品的成本非常低,并且这一低成本被聚焦于增长而非利润的电商网站所承担。
但是,几家大型企业并没有对此做好准备,这意味着他们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威胁,有的也许意识到了但没有做出回应。大型零售商仍把重点放在争夺实体地理位置,压根没有察觉新变化。大部分零售企业的性质仍主要是房地产公司而非优秀的零售企业,因此即便他们察觉到新变化,还是主要是通过向品牌企业出租店面盈利,并不具备快速形成电子商务业务的能力。.
一直以来,品牌企业自身主要依靠分销商和加盟店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覆盖率,对于渠道的控制非常有限。当成百上千的卖家在网上开始销售其产品,品牌企业很难对此进行控制,他们甚至对用于外包生产的工厂的控制可能都非常有限。如果过剩的产品在网上出售,品牌企业能够采取什么补救措施?私营和国有的大型商场都只关注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行为,并且继续促进其竞争激烈的扩张,而没有发觉商场的一些核心商品品类,如电子产品和服装在商场的租用面积在逐步缩减,而不是扩大。
5. 银行也未能预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
银行错失了进入在线支付领域的机会,未能获取成百上千家零售企业的交易和财务信息,而这一信息其实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评估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借贷风险。相反,互联网公司却在这一监管灰色地带下创建了自身的支付体系,之后又发展起了借贷和投资业务,现在已经朝提供全服务的网络银行方向迈进。
6. 有时不作为也成为关键促进要素,在中国就是如此。
中国政府对于支持或反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没有总体计划。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政府基本是在一旁观察它是否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这一立场似乎帮助成百上千家小型企业得以建立和蓬勃发展。 “不作为”似乎是成功的,即便这一行业的公司有时未能按照监管要求获取牌照,或者其所有制架构并不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其他国家是否能够复制这些要素?答案是——不太可能!